時間: 中部場: 107年6月22日 (五) 14:00~16:30 南部場: 107年6月29日 (五) 14:00~16:30 | 報名時間:2018/5/18 - 2018/6/20 | |
地點: 中部場: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一樓102演講廳 南部場: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B1第三演講室 | 聯絡人資訊: 中部場: 林嘉英小姐 聯絡電話:02-2351-1099#315 e-mail:linchiaying@ntu.edu.tw 南部場: 張妤芝小姐 聯絡電話:02-23511099#309 e-mail:yuchihc@ntu.edu.tw |
|
主辦單位: | 合作單位: 中部場: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南部場: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
一、活動對象: 國內各公、私立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教學、研究人員(含專任/退休人員、專案/約聘教師、講師、兼任教師、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候選人)。
二、活動目的: 中心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旨在推廣及介紹中心的各項業務,並主要針對中心新年度的重點業務做說明。座談會中,將針對幾項指標性發展方向做介紹,並期望透過與學界朋友直接對話,探詢與了解學界對各種學術服務的需求,以作為我們未來執行及推動新業務的參考。
※ 本活動無法核發「公務人員研習時數」或「研習證明」。
中部場
南部場
人文社會領域學術發展座談會
中部場
時間:107年6月22日(五)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一樓102演講廳
活動 時間 |
議程 |
13:30-14:00 |
報到 |
14:00-14:05 |
開幕致詞 (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陳淑卿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
14:05-15:00 |
中心各項學術服務介紹 |
15:00-15:20 |
休息 |
15:20-16:30 |
綜合座談 |
16:30 |
賦歸 |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南部場
時間:107年6月29日(五)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活動 時間 |
議程 |
13:30-14:00 |
報到 |
14:00-14:05 |
開幕致詞 (國立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 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 |
14:05-15:00 |
中心各項學術服務介紹 |
15:00-15:20 |
休息 |
15:20-16:30 |
綜合座談(對中心現行及未來學術服務之建議,曾嬿芬主任主持) |
16:30 |
賦歸 |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臺中市公車行駛路線可參考動態路線圖。搭乘時請先向司機詢問,以免坐錯方向!
持悠遊卡、一卡通搭乘臺中市區公車者,享10公里免費,學校距離臺中火車站約2.7公里。
到校門口(興大路) |
|
到國光路側門 |
|
其他臨近路線 |
臺中市公共自行車(iBike)
本校距離臺中火車站約2.7公里,與會者可斟酌租賃iBike (校門口東側綠園道設有租賃站)。
場站資訊
計程車
1.臺中火車站至興大,車程約10-15分鐘。
2.高鐵車站至興大,車程約20-30分鐘。也可在高鐵轉搭台鐵(新烏日站)至臺中火車站,再依上述方式到興大。
自行開車
興大交通路線圖1(含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圖、市內主要道路圖)、 興大交通路線圖2
註:車輛進入本校校園須依規定繳交停車管理費,請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臺中市內公車資訊 / 臺中市公車動態路線圖1、2 / 火車時刻表查詢 / 高鐵時刻表查詢
Google地圖 / 校區配置圖 / 校園地理資訊系統(GIS)
【南部場】
活動地點: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B1第三演講室
|
||||||||
|
||||||||
|
||||||||
|
一、活動資訊:
1. 活動時間:107年6月22日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
2. 活動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一樓102演講廳
3.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二、活動目的
中心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旨在推廣及介紹中心的各項業務,另亦針對幾項指標性業務的變革做介紹,並期望透過與學界朋友直接對話,探詢與了解學界對各種學術服務的需求,以作為我們未來執行及推動新業務的參考。
三、活動規劃
本次座談會與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陳淑卿主任也特別蒞臨致詞。座談會第一部分為中心各項業務簡介,首先由中心周素卿副主任就新年度方向及中心各項業務進行說明,再由中心同仁進一步介紹12項業務的內容。
緊接著的綜合座談時間,以回覆休息時間所發之提問單及現場提問雙向方式,由周副主任與相關業務同仁回覆,與現場學者進行對談,讓與會學者可更瞭解中心各項業務,同時提供中心未來業務的建議;在座談會結束後,亦另外發送電子問卷以取得更多回饋。(議程詳見附件一)
四、活動回饋
本次活動計有60名出席者(活動照片詳見附件二)。現場提問總共11個問題(問答詳見附件三),由中心副主任以及同仁進行解答,同時與會學者提出的各種學術需求與建議,將納入未來中心業務與活動設計的考量。
會後以電子形式發送調查問卷。本次活動與會者主要透過中心發送的電子報得知本次活動訊息,其次為透過他人介紹來參與本次活動,亦有部分是經由國立中興大學校內所發送的訊息。對於此次活動,回收的問卷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參與者對內容安排給予正面肯定,認為本次座談會增進在場學者對中心各項業務的了解,同時提升未來申請中心各項業務的意願。問卷也顯示,與會者最主要關心的中心業務項目為「推動學術活動」、「補助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輔導與諮詢」與「補助專書及經典譯注」。
附件一:活動議程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領域學術發展座談會
時間:107年6月22日(五)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一樓102演講廳
活動 時間 |
議程 |
13:30-14:00 |
報到 |
14:00-14:05 |
開幕致詞 (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陳淑卿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
14:05-15:00 |
中心各項學術服務介紹 |
15:00-15:20 |
休息 |
15:20-16:30 |
綜合座談 |
16:30 |
賦歸 |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附件二:活動現場照片
↑周素卿副主任向與會學者介紹中心業務
↑中心同仁介紹業務的內容
附件三:現場提問(依業務分類排列)
1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請問是否可將專書出版補助申請改為一年兩次或隨到隨審? |
因審查程序及核銷時間的限制,因此目前無法更改時程。但建議可於印刷出版前,以已完成學術審查且將於當年度完成出版之書稿向本中心提出申請。 |
2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審查期間是否可進行出版? |
|
3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專書出版補助的補助內容? |
本中心補助出版單位出版相關費用,包含排版、設計、印刷、專家審查等項目,申請時需述明所有印刷相關開銷及學術審查費用,中心 |
4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如何定義經典?由哪單位認定? |
經科技部補助經典譯注計畫補助之計畫執行成果,完成科技部成果初審程序後,可向中心申請出版補助。故,是否為經典由科技部來認定。目前科技部已公告建議之經典清單參考,但若有好的書卻被科技部列入 |
5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關於專書,如論文為英文,可以申請出版補助嗎? 補助出版社是否不限中文專書? 請說明專書的涵蓋範圍。 |
以繁體中文或外文書寫之專書皆可以申請,但須由國內出版單位提出,且專書作者須為國內各公、私立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教學、研究人員。 就專書之認定,係指針對特定研究議題進行深入的、系統性的探討,並且提出具有原創性的結論之著作,不含教科書、翻譯著作、譯注、論文合集、會議論文集等著作。 如作者整理、集結歷年發表的論文,應加上導論與結論,使各篇章前後連貫、有系統性地呈現主題而符合專書性質,並附有參考書目者,乃得視為專書。未曾出版之學位論文改寫成專書,則應註明原論文題目與取得學位時間,並檢附學位論文目次及修改說明。前述專書如部分內容曾發表,應於書中註明各篇論文原發表或出版資訊。 |
6 |
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 |
確切之申請期程? |
一年4次 (每年1、4、7、10月)。 |
7 |
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與輔導 |
跨領域如何定義? |
跨領域規定上,主要是申請人須和薪傳學者分屬不同學門。申請人的研究計畫跨領域性質明顯,會優先考慮;次領域亦有彈性申請之空間。 |
8 |
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與輔導 |
申請資格是否有包含剛畢業之博士生或兼任教師? |
因核銷上之限制,申請人須有專任職務,方可提出申請。 |
9 |
延聘博士後研究 |
博士後的補助是否有包含移地研究的部分經費? |
中心此業務並無包含移地研究費用。 |
10 |
學術研討會 |
關於研討會之定義? |
一、本中心補助開會期間不超過兩日之國內中小型學術研討會 二、擬向本中心申請補助之學術研討會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學術論文發表。 2.學術研討主題。 3.跨校際之人員參與。 4.發表論文者以國內教研人員(含博士生)為主。 5.國外學者比例不超過專題演講者及發表論文者總和的百分之二十(國外學者指主要受聘單位不在臺灣者)。 |
11 |
其他 |
對數位人文為題目之博士生及博後的刺激與輔導? |
本中心「學術研習營」業務的既有課程包含「數位人文」課程,可供各學術單位申請。各學術單位亦可自行研擬數位人文課程,向本中心提出申請。而學術研習營主要的授課對象為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之教學、研究人員(含博士後)及博士生,因此,博士生及博後均可藉由參加本中心學術研習營獲得啟發。 |
一、活動資訊:
1. 活動時間:107年6月29日下午13時30分至16時30分
2. 活動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3.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4.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二、活動目的
旨在推廣及介紹本中心各項業務,另亦針對指標性重點業務之變革做介紹,同時冀透過與學界朋友面對面對談,探詢與了解學界對各類學術服務的需求,以作為中心未來執行及推動新業務之參考。
三、活動規劃
本次座談會與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合作,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林從一主任也特別蒞臨致詞。座談會首先由中心曾嬿芬主任就中心的宗旨、任務及服務對象等進行簡要說明,再由4位中心同仁就12項重點業務進行介紹。
緊接著的綜合座談時間,則以中場休息時發放的提問單與現場提問為主進行雙向互動、對談,曾嬿芬主任與同仁現場回覆,並與學者進行對談,讓與會學者可更瞭解中心各項業務,同時提供中心未來業務的建議;在座談會結束後,亦另外發送電子問卷以取得更多回饋。(議程詳見附件一)
四、活動回饋
本次活動約有30名出席者(活動照片詳見附件二)。現場提出之問題(問答詳見附件三),由中心主任以及現場同仁進行解答,同時與會學者提出的各種學術需求與建議,將納入未來中心業務與活動設計之考量。
會後以電子形式發送調查問卷。本次活動與會者主要透過中心發送的電子報得知本次活動訊息,其餘係透過國立成功大學校內所發送得知座談會資訊而來參與本次活動。對於此次活動,回收的問卷顯示有九成五以上的參與者對內容安排給予正面肯定,認為本次座談會增進在場學者對中心各項業務的了解,同時提升未來申請中心各項業務的意願。問卷也顯示,與會者最主要關心的中心業務項目為「推動學術活動」、「補助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輔導與諮詢」與「補助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
附件一:活動議程
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人文社會領域學術發展座談會
時間:107年6月29日(五)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活動 時間 |
議程 |
13:30-14:00 |
報到 |
14:00-14:05 |
開幕致詞 (國立成功大學副校長/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林從一教授) |
14:05-15:00 |
中心各項學術服務介紹 |
15:00-15:20 |
休息 |
15:20-16:30 |
綜合座談 |
16:30 |
賦歸 |
主辦單位: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附件二:活動現場照片
↑曾嬿芬主任向與會學者介紹中心業務
↑中心同仁介紹業務的內容
附件三:現場提問(依業務分類排列)
編號 |
業務名稱 |
提問 |
中心回應 |
1 |
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學術輔導與諮詢 |
如果通過科技部的研究,那是否可以用同一個研究去申請薪傳學者的補助呢? |
所提之申請案須非科技部審查中或已通過之研究計畫。 |
2 |
青年學者暨跨領域研究學術輔導與諮詢 |
何謂薪傳學者?功能為何?能否舉一些例子說明薪傳學者與青年學者的互動方式?目前規定不太了解。 |
(一)薪傳學者之角色為提供青年學者或欲進行跨領域研究之學者所提研究計畫之輔導與諮詢,在資格上應為教授或研究員,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曾獲科技部或教育部重要獎項,教育部國家講座或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之傑出人才講座。 2.近五年曾在相關領域之頂尖學術期刊或頂尖出版機構發表相當數量之研究成果者。 另外,須提醒的限制是: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同校教師、與申請人近五年有合作關係(如共同發表論文、共同主持計畫、共同參與本中心補助之計畫業務),不得列為薪傳學者人選。 (二) 薪傳學者的功能為針對研究計畫提供諮詢及輔導;以申請人親至薪傳學者工作單位進行討論及互動為主,電子郵件諮詢為輔。本中心支付申請人國內差旅費及薪傳學者諮詢出席費,年度補助次數以十至十六次為限;遠距諮詢以每季兩次為上限。 |
3 |
延聘國內訪問學者(含暑期進修) |
國內訪問學者五年內只能申請兩次請問如何計算? |
以欲申請之年度往前推算五年內擔任本中心國內訪問學者(含暑期進修)不超過兩次即可申請。 |
4 |
補助國內學術研討會 |
國內學術研討會申請的條件可否進一步說明?學校系所或研究中心皆可申請嗎?申請時間? |
擬向本中心申請補助之學術研討會必須具備條件:學術論文發表、學術研討主題、跨校際之人員參與、發表論文者以國內教研人員(含博士生)為主,且國外學者比例不超過專題演講者及發表論文者總和的百分之二十(國外學者指主要受聘單位不在臺灣者)。 申請人須具備科技部申請專題研究計畫申請資格,並應以其任職學校或研究機構為申請單位,向本中心提出申請;申請件應於會議預定時間最早六個月內、最晚三個月前遞交申請資料。 |
5 |
學術研究群暨經典研讀班 |
學術研究群之申請方式及時間可否進一步說明? |
由召集人於申請表格上填妥下列資料,並檢具該文件之書面資料及電子檔(含WORD及PDF格式),經所屬學校或研究單位發函向本中心提出申請: (一)申請案名稱。 (二)申請案構想的背景、目的及重要性。 (三)申請案的執行方式及預期目標。 (四)召集人、成員及擬邀請的國內外演講者之個人資料表及研究著作目錄。 (五)執行期間所需補助之預算上限為二十萬元,其中包含:國內差旅費/交通費、演講費、兼任助理費、誤餐費、資料影印費等相關雜費。(若邀請國外演講者,僅補助該講者該場次演講費、誤餐費,及從在臺駐點機構至開會地點之交通費,且不得與其他科技部經費重複補助。)
每年分兩期受理,本中心至多補助一年執行期間的相關費用: (一)每年三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受理申請,並於六月通知審核結果。 (二)每年九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受理申請,並於十二月通知審核結果。 逾期不予受理,必要時本中心得依業務之需求公告延後或延長受理時間。 |
6 |
專書及經典譯注出版 |
請問“經典"譯註,何謂經典?有哪些認定標準? |
經科技部補助經典譯注計畫補助之計畫執行成果,完成科技部成果初審程序後,可向中心申請出版補助。故,是否為經典由科技部來認定。目前科技部已公告建議之經典清單參考,但若有好的書卻未被科技部列入為經典,還是可以向科技部提出計畫申請,由科技部進行認定。 |
7 |
其他 |
博士候選人可以利用貴中心哪些資源? |
1. 期刊審查專書書稿送審申請人資格所列其一─國內各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教學、研究人員(含退休人員、專案/約聘教師、講師、兼任教師、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候選人)─即涵蓋博士候選人。 2. 申請經典研讀班成員、學術研究群成員與講員應具備之申請條件─服務於國內外各公、私立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教學、研究人員(含退休人員、專案/約聘教師、具博士資格之兼任教師或講師、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候選人),或具備該學術研究領域之資深經歷者─亦涵蓋博士候選人。 3. 出版人文學及社會科學專書作者身分─國內各大專院校或研究機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之教學、研究人員(含退休人員、專案/約聘教師、講師、兼任教師、博士後研究員及博士候選人)─亦同時涵蓋博士候選人。 4. 學術研習營授課對象亦有博士候選人。
|
8 |
其他 |
如果因有家庭無法長期至台北做研究,想問是否可以補助年輕學者在尚未獲科技部或其他研究補助前,能補助到北部參加研討會或討論會的車馬費? |
中心目前尚無相關補助,建議可向所任職之學校或研究機構申請交通補助。 |
返回列表 |
計畫補助單位
10093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97號9樓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886-2-23511099 / +886-2-23511085
+886-2-33668821 (臺大校內可撥68821)
+886-2-23511090
建議瀏覽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以上 | 建議使用瀏覽器:IE11以上版本 / Google Chrome / Firefox
Copyright 2021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ntucahss@ntu.edu.tw)